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權益關係人對潮境資源保育區管理措施調整之認知探討

  • 出版日期:113-03-01
  • 點閱數:27
  • 修改時間:113-04-01

「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 (以下簡稱潮境保育區) 於2016年5月12日正式設立,成為基隆市首座禁網、禁釣、禁採捕,高強度保護之完全禁漁的保育區,其區域全長750 m、總面積約15公頃,設立目標為保護海洋生物之棲地生態環境及推動生態漁業,並藉由積極推動周邊海域的管理制度,期待能達成資源永續利用。海洋保育的行動上,基隆市政府邀集志工與在地居民成立「潮境海灣巡守隊」,巡護潮境保育區的水、陸區域,針對岸際違規採捕及船舶越界,以人力方式勸說宣導保育、檢舉蒐證違規情事,並通報基隆市政府進行後續的行政法規裁罰,以達嚇阻效果。另一方面,雖然保護區的水域劃界已公告闡明,船隻航行違規事件仍時有所聞,且水域環境的特性使得界線未能比擬陸上標線清楚標示,致使實際執法判別常有爭議,同時不利於巡護效果。有鑑於此,基隆市政府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為持續保護珍貴海洋資源及維護海洋觀光品質,針對潮境保育區船舶越界違規蒐證,實施科技執法。透過電子圍籬標記出潮境保育區海上邊界,可偵測並明確舉發船舶越界事實,並且識別漁船身分以及記錄違法採捕事證,作為政府機關事後判別依法開罰的依據。

海洋保育署曾針對全國整體海洋保護區經營成效管理進行評估,指出潮境保育區各經營管理綜效構面,整體分數高於其他縣市海洋保護區,為國內海洋保育典範。從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庫資料顯示,自2017年起,每年有超過100萬名遊客到訪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加上潮境保育區近年一直是全國熱門潛水及水上運動等海洋遊憩熱門場域。惟保護區範圍中在眾多人潮湧入的同時,也帶來對於潮境保育區水中生物及環境棲地不少的干擾與衝擊;此外,保護區範圍及周邊的潮間帶也是遊客親水的優良環境,但也同樣面臨環境承載過量的疑慮。因此,有必要針對其海域遊憩人流及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擬訂一套完整具有科學基礎的人流管理措施,以滾動式調整保護區經營管理方針。

基於上述的背景,基隆市政府於2023年預告4月24日至5月7日修正「基隆市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及有關限制事宜」,以潮境2.0方案新增「永續利用區」、「人流總量管制」、「證照資格限制」、「休養期」及調整「海菜採捕作業及申請方式」等多項規定。由於潮境保育區所推動的各項新型管理措施可能對保育區的各類使用者 (即權益關係人) 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過去研究也指出潮境保育區應重新考慮其範圍是否擴大,以提升整體效益,因此,為了讓保育區的轉型能夠更加貼近於生態保育需求,並在社會經濟及生活層面之間取得平衡,本研究針對潮境保育區的使用者進行意見收集,提供相關單位在後續調整規範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