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的養殖漁產品包括:鰻魚、台灣鯛、虱目魚、石斑魚等均曾發生產銷失衡,導致價格爆跌,讓養殖業者幾乎血本無歸。台灣漁產品亦如農產品般落入經濟學裡所謂的「蛛網理論」的困局中。該理論主要有三點論述,第一,從開始生產到產品可以上市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生產規模無法改變。第二,當期的產量決定當期的價格。第三,當期的價格決定下期的產量。當供需決定價格,價格引導生產時,經濟活動就會出現周期性波動。以鰻魚為例,若當年鰻苗捕撈量減少,鰻苗價格高漲,業者放養量降低,總產量減少,導致市場成鰻價格飆漲,養殖戶受到鼓舞,隔年即增加放養量,卻又因市場單一化 (集中在日本市場),使得總產量過剩造成價格下滑,業者損失慘重;個別養鰻戶怕重蹈覆轍又會決定減產,等到下一年收成時,鰻魚產量又會因供應不足,價格再度大幅上升,如此一再循環,養殖戶始終難以跟上市場供需的腳步。而養殖戶的生產行為似乎也不符合「理性預期」,認為人類會從經驗中吸取教訓,造成供給量的多寡,不應取決於當期價格之高低,而是決定於生產者對「未來價格高低」預期的論點。問題癥結就在於個別養殖戶對相關產銷資訊的掌握能力薄弱。當養殖戶有充分的資訊來源做判斷時,他是可以做理性的預期,並不會假設明年的價格會維持不變。一旦市售價格高的異常時,他們會預期下一期的價格會下跌;當價格低的離譜時,則預期下一期的價格會上漲,而在放養量上作適度的調節,所承受的風險自然較盲目的養殖者來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