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再現〝鐘〞跡-銀塔鐘螺種苗生產及資源復育

  • 出版日期:93-03-01
  • 點閱數:144
  • 修改時間:108-06-13

經過3年的研究,本所建立「銀塔鐘螺」人工繁殖技術,種苗生產首次達到集約量產化,能大量生產人工種苗作養殖發展及野放。銀塔鐘螺不僅為高經濟性食用貝類,其珍珠貝殼是高級鈕釦製作原料及裝飾品;在生物生態資源上,其以藻類為食,存在的數量亦是珊瑚生長及生物多樣性的指標。銀塔鐘螺屬鐘螺科,俗稱鐘螺,貝殼圓錐形狀如鐘,棲息於岩礁海域淺海底,以藻類為食,殼徑可達9 cm,是暖水海域甚具經濟性食用貝類之一,其珍珠貝殼可供珠寶店加工成高級鈕釦及裝飾品。其近親種馬蹄鐘螺是南太平洋許多島國供外銷賺取外匯的主要經濟來源,有些國家已將其列為保育種加以保護培育,澳洲、印尼、萬那杜等國家更積極實施人工種苗野放以增加資源量。我國海域近年來遭大肆採捕,資源枯竭,產量驟減,海洋生態學者歷年來進行珊瑚礁總體調查數據顯示,食藻性的無脊椎海洋生物已近枯竭,尤其以食用性海膽、鐘螺最為嚴重,不少海域已是蹤跡杳然。海中藻林缺乏利用而異常繁生,珊瑚生長領域遭受侵襲,嚴重影響珊瑚生產力及生物多樣性。為復育海洋中草食性無脊椎生物資源,本所利用澎湖海域天然種螺,研發人工採卵、受精卵孵化、幼生附苗、幼苗培育、小苗中間育成及螺苗的標識方法,建立人工繁殖技術及野放作業系統,並實地野放數十萬顆螺苗於澎湖海域,助益復育海洋生機,維護珊瑚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