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應用益生菌強化養殖魚蝦於極端氣候之耐受性

  • 出版日期:113-03-01
  • 點閱數:87
  • 修改時間:113-04-01

近年來極端氣候不斷,且有越來越頻繁發生的趨勢。尤其臺灣受地理環境與氣候因素影響,每年6-9月間常有颱風及豪雨發生,11月至隔年1、2月則容易有寒流侵襲。這些天然災害一發生,對於養殖漁業往往造成嚴重災情,漁民的生計財產更是蒙受巨大威脅。其中不乏讓人記憶深刻的事件,例如2016年1月霸王級寒流襲臺,漁業署估計,農林漁牧損失的項目中,漁業災情最慘重,災損多達32億元 (吳等,2016),受創最嚴重的是雲林縣與臺南市養殖的虱目魚、石斑魚、文蛤及吳郭魚。臺灣於2020年12月30日起受強烈寒流影響,造成農漁業災情,漁產之損失高於2千萬元 (農業部,2020),受損漁產主要為文蛤池混養之虱目魚,其次為海鱺、虱目魚 (專養)、龍虎斑、午仔魚及淡水長臂大蝦等。

此外,強降雨方面,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因強降雨導致魚塭潰堤,海水倒灌等災情,重創屏東地區高經濟價值的石斑魚養殖漁業,漁業損失41億7,380萬元 (農業部,2009)。2017年7月尼莎颱風與海棠颱風接踵而至,帶來強烈雨勢,因為強降雨,造成漁業1.88億元之災損 (農業部,2017)。

由於氣候變遷,極端溫度、乾旱及豪雨常常導致養殖產業損失慘重,為了降低養殖產業之風險,政府自2017年起陸續推出了溫度系數型及降水量參數型水產保單,可見未來因極端氣候,損傷養殖生物的頻率應會增加,如何增強養殖生物在極端氣候造成之低溫、高溫、乾旱及強降雨環境下之耐受性,急待探討;本文彙整有關應用益生菌增強水產養殖魚蝦耐受不良環境之研究報告,以作為極端氣候造成之急遽溫度及鹽度變化的環境下,養殖業者操作調適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