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漁電共生展望
- 出版日期:108-09-01
- 點擊數:1373
															                            								臺灣天然能源缺乏,為提升我國能源自主,2025年能源配比的目標為燃氣50%、燃煤27%、再生綠能20%、其他3% (包含核能、燃油及抽蓄水力)。其中太陽能具有乾淨、安全的特點,被視為最具發展潛力的綠能。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2019年3月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的總太陽能發電量為570.8 TWh (百萬兆瓦時),預估2030年的發電量可提升至3,268 TWh,年平均發電成長率為16%。
我國國土面積狹小,陸地可架設光電模組的面積無法達到綠能發展目標,必須考量將水域納入光電架設區。臺灣內陸魚塭總面積約3.38萬公頃 (漁業年報,2016),根據 「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所規範」之最高覆蓋率40% 計算,約可提供1.35萬公頃供光電架設。在不影響農業生產的前提下,結合水產養殖和太陽能光電,有助國家整體綠能政策之推動,還能增加漁民躉電收益,以下就漁電共生的優劣勢進行分析。
                            							
                            						- 類別:特別報導
- 作者:郭裔培、林天生、楊順德
- 期別:067
- 頁碼:36-39
- 相關檔案
- 
                               	- 08專訊067漁電共生展望.pdf
- pdf(0.28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