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沿革
單元查詢
年份 | 紀要 |
---|---|
2023
|
因應政府組織改造,更名為『農業部水產試驗所』。
|
2006
|
機關改組,設4個組及6個研究中心。
|
2002
|
機關改組,設5個組及5個研究中心。
|
1999
|
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更名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
1949
|
改隸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
1948
|
改屬於臺灣農林公司水產分公司。
|
1947
|
改隸直屬臺灣省政府。
|
1945
|
更名為『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直屬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
1941
|
改稱『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設漁撈、 海洋、水產加工、養殖及總務等四科一課,轄有台南、高雄兩支所。
|
1940
|
設立高雄支場,從事水產皮革製造之試驗研究。
|
1933
|
改基隆支場為本場,擴大編製,設漁撈、製造、海洋調查、養殖及總務五部。隸屬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1929
|
合併基隆鰹節試驗工場、台南市上鯤鯓鹹水養殖試驗場、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及凌海丸試驗船成立 『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並在基隆及臺南設支場,分別職掌漁撈、製造、海洋之試驗調查與鹹淡水養殖試驗。
|
1925
|
綠丸試驗船除役。
|
1923
|
於基隆市八尺門設立基隆鰹節試驗工場,從事鰹節改良試驗。
|
1921
|
霄裡水產試業所改稱為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並建造綠丸試驗船從事近海漁業試驗。
|
1918
|
在台南市上鯤鯓設立鹹水養殖試驗場,掌理鹹水魚介類養殖試驗與調查。
|
1917
|
廢止澎湖水產試業所。
|
1914
|
廢止鹿港水產試業所,在澎湖設立澎湖水產試業所。
|
1913
|
在鹿港設立鹿港水產試業所、在桃園廳桃澗堡霄裡庄設立霄裡水產試業所,均從事淡水養殖試驗。
|
1909
|
臺灣總督府建造凌海丸試驗船從事漁業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