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全球資訊網

:::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給公民科學家的魚類標本拍攝技巧

  • 出版日期:109-03-01
  • 點擊數:365

每天在魚類相關的社群網站上總是會看到許多照片,有些是炫耀釣到巨物或記錄個人新郵票,有的則是上來問種類名稱。然而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很不OK的照片,像是對焦模糊、光線不足、鏡頭角度歪斜或只照到局部特徵等等,除了無法讓大家幫忙鑑定之外,也浪費閱讀者們的時間。因此如何拍攝出讓自己和大家都滿意的魚類照片,也是一門大學問。

學術單位要拍攝一張魚類標本照時,除非自己上船採集,否則通常是到漁港邊找尋可能已經上岸許久的魚體,帶回實驗室整理拍照時通常鮮度色澤已經差了一截,對學術的正確度來說總帶有一點遺憾。漁民和釣友能夠接觸到最新鮮的魚體,如果能在第一時間記錄下魚類鮮活的體色,對學術研究將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有藝術目的的照片,一般拍攝魚類最重要的是能夠記錄完整的型態資訊以供協助鑑定。因此學術上的魚類標本照片除了影像要清晰、比例要正確外,還要將鰭條展開來拍攝。除了看到鰭條上的斑紋顏色,還能數得出鰭條共有幾根。

  • 類別:特別報導
  • 作者:吳瑞賢
  • 期別:069
  • 頁碼:24-27
相關檔案
  • 06專訊69給公民科學家的魚類標本拍攝技巧
    pdf(0.0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