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七股潟湖牡蠣幼苗之時空分布研究初探
- 出版日期:98-09-01
- 點擊數:180
台灣的牡蠣養殖產業發展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長久以來一直是西部沿海重要的漁業經濟活動,主要的養殖區域北起新竹縣的香山,南至台南市安南區沿海一帶。根據漁業署2007年漁業統計年報顯示,台灣養殖的牡蠣年產量可達28,000餘公噸,產值約新台幣32億元左右。台灣養殖的牡蠣絕大部分為葡萄牙牡蠣 (Crassostrea angulata),屬於雙殼綱 (Bivalvia) 牡蠣科 (Ostreidae),為雌雄異體,生殖方式為體外受精,受精後約5、6小時變為擔輪子期 (Trochophore stage),之後即進入D型幼生期的面盤子 (Veliger);幼生經1-4週的浮游生活後,便發育為眼點幼生,然後附著於適當的基質上而終生營固著生活 (Lin and Tang, 1980;黃,1974)。
- 類別:科技研究
- 作者:謝泓諺、沈子耘、程嘉彥、陳秋月、吳龍靜、葉信利
- 期別:027
- 相關檔案
-
- 20091020-112728_02七股潟湖牡蠣幼苗之時空分布研究初探.pdf
- pdf(0.01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