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全球資訊網

:::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淡水魟魚尾刺的防護與標識

  • 出版日期:99-03-01
  • 點擊數:256
淡水魟魚屬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板鰓亞綱 (Elasmobranchii),河魟科 (Potamotrygonidae),屬高價位淡水觀賞魚,其外型體寬而扁平,呈稜形或盤形,胸鰭前緣與體側或頭連合,鰓開於腹面,外鰓裂5對 (圖1),體表有鱗。板鰓魚類的鱗片稱為盾鱗 (placoid scales) 或稱為皮齒 (denticles),為齒樣結構,排列在皮膚下,每一個皮齒由埋在皮膚的骨質基板及突出於表皮的琺瑯質硬棘 (圖2) 所構成。皮齒形成過程大致由皮膚向外突起,藉鈣質不斷地沉積,漸漸變成堅硬的琺瑯質層,其下真皮部分則變成象牙質 (ivory) 或齒質,基部向外擴張形成基板,魟魚尾柄的棘刺被認為是尾部皮齒膨大或彼此癒合形成。
  • 類別:特別報導
  • 作者:陳冠如、梁入恩、許銘修、劉富光
  • 期別:029
相關檔案
  • 20100422-132730_09專訊029淡水魟魚尾刺的防護與標識.pdf
    pdf(0.0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