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全球資訊網

:::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臺灣北部海域鎖管資源趨勢預測研究

  • 出版日期:113-09-01
  • 點擊數:265

臺灣沿近海的頭足類漁業以鎖管漁業為最主要,漁獲之鎖管種類包含劍尖槍鎖管 (Uroteuthis edulis)、中國槍鎖管 (U. chinensis) 及杜氏鎖管 (U. duvauceli),其中又以劍尖槍鎖管為主要漁獲物種。漁獲方式以棒受網、拖網及一支釣為主,其中棒受網漁業之產值及產量最具規模,漁獲地點則以臺灣北部海域為主,近年來產量約3,000-5,000公噸,產值約新臺幣10億元。

劍尖槍鎖管雖為臺灣燈火漁業主要目標物種之一,但每年的漁獲量卻呈現波動,此一資源年間波動現象普遍存在於管魷類中,如此波動的情況下,如漁業行為未能及時順應資源波動趨勢而調節,除易使漁業從業人員面臨虧損,亦容易導致資源的崩潰,也因此,建立可信賴的資源評估模式,使漁獲努力量可隨資源量的變動進行調節更顯重要。

為了解劍尖槍鎖管資源變化趨勢,本研究以標準化單位努力漁獲量為資源指標,與海面水溫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海面水色 (sea surface color, SSC) 及北極震盪指數 (Arctic Oscillation Index, AOI) 等環境指標,進行相關分析及廣義線性模式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GLM) 套適,嘗試找出影響劍尖槍鎖管資源變化的關鍵環境因子,並建立劍尖槍鎖管資源評估模式。

  • 類別:科技研究
  • 作者:張可揚、吳允暉、陳人裕、藍裕翔
  • 期別:087
  • 頁碼:1-3
相關檔案
  • 01專訊87臺灣北部海域鎖管資源趨勢預測研究.pdf
    pdf(3.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