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全球資訊網

:::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以海面水溫圖為基礎於「烏魚漁海況速報服務」之研究

  • 出版日期:113-12-01
  • 點擊數:165
鯔魚 (Mugil cephalus) 俗稱烏魚,為臺灣沿海冬季重要經濟魚種,每年冬季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期間,隨著中國沿岸流洄游至臺灣沿近海域產卵,在冬至前後10天為主要漁期。自1960年起,本所致力於烏魚漁海況調查,對於烏魚種類、年齡成長、生殖、資源狀態 (Su et al., 1995)、漁場形成機制及漁況變動環境因子等相關研究已有初步瞭解。烏魚主要漁獲位置從1980年代開始有明顯向北推移的情形 (Lan et al., 2014),與每年冬季中國沿岸流指標20℃等溫線之空間分布變動特性一致,且漁獲量與表水溫長期變動特性呈現同步反向之變動趨勢 (王,2012)。此外,每年最高漁獲量出現時間主要集中在冬至前後,且與表水溫變動呈現一線性關係 (王,2012)。然而,近年全臺洄游烏魚捕獲量開始下滑到每年不到50萬尾,其中2021-2023年汛期漁獲量幾乎為近十年低點,皆僅約30萬尾。
長期以來水試所致力於海洋漁業漁海況預報之建立與應用,並配合漁場資訊系統獲取臺灣海峽全面之水溫資料及其分布模式 (曾,2003)。直至2020年起,本團隊重新恢復烏魚漁海況速報服務。本研究目標針對烏魚漁業提供「烏魚漁海況速報服務」,於每年鳥魚汛期即時發布短期動態速報等,主要內容包含漁海況速報表文字訊息、每日衛星水溫圖、未來3日水溫預測圖,同時即時整合海氣象動態、水溫資訊、長期預報、鳥魚漁獲位置、漁獲數量等重要動態訊息,並針對未來短期漁況與漁場變動預測分析,彙整為即時速報資訊,以提供漁民作為鳥魚群洄游動態判斷依據,並提供產業快速掌握烏魚漁海況動態。
  • 類別:科技研究
  • 作者:張致銜、賴繼昌、黃建智、黃星翰、曾振德、翁進興
  • 期別:088
  • 頁碼:1-7
相關檔案
  • 01專訊088以海面水溫圖為基礎於「烏魚漁海況速報服務」之研究
    pdf(3.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