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黃背牙鯛繁養殖技術初探
- 出版日期:113-12-01
- 點擊數:272
黃背牙鯛 (Dentex hypselosomus) (圖1)為鯛科 (Sparidae)、牙鯛屬 (Dentex),俗名為赤鯮、赤章,魚體呈鮮紅色且帶銀色亮光,腹部白色,最大體型可達30 cm,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琉球、韓國南部、臺灣及中國等海域,棲息於沿岸及大陸棚砂泥底質的水域,深度在50-200 m間,主要以底棲動物為食如甲殼類、軟體動物及小魚等 (臺灣魚類資料庫,2024)。黃背牙鯛於臺灣全年皆有產,但以初夏及秋季為盛產,屬於高級食用魚,具高經濟價值。臺灣俚諺中將赤鯮列入十大美味魚類之一,所謂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春子,赤鯮名列第七名其肉質細緻適合各種烹調方式,深受消費者喜愛。依據漁業統計年報顯示黃背牙鯛於早年平均年產量可達1,100公噸,然而近幾年漁業資源量有下滑趨勢,平均年產量下降約400公噸 (僅2019年達1,267公噸)。爰此,本所希望採集優質種魚或受精卵發展繁養殖技術,再藉由魚苗放流方式增裕海洋資源,以提高漁民的漁獲量及產業競爭力。
- 類別:科技研究
- 作者:陳玉萍、吳允暉、黃侑勖、蔡政彣、蔡明恆、何源興
- 期別:088
- 頁碼:15-16
- 相關檔案
-
- 04專訊088黃背牙鯛繁養殖技術初探
- pdf(2.12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