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尼羅吳郭魚渡冬時之飼料脂肪酸需求及養殖對策探討
- 出版日期:113-12-01
- 點擊數:110
全球人口增加使得食物蛋白質需求量提升,水產養殖在動物性蛋白質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尤其尼羅吳郭魚 (Oreochromis niloticus) 在過去幾年產量增加了70%,對全球的淡水養殖業產生正面影響 (FAO, 2020)。世界許多亞熱帶地區皆有養殖,包括中國、巴西、泰國、越南、菲律賓以及埃及等都是重要的生產國,吳郭魚為臺灣重要的經濟魚種,具有成長快速、環境適應力強及雜食性等優點。不耐低溫是飼養吳郭魚的一大問題,當冬季即將來臨,飼養在22℃下,魚隻攝食量開始減少,導致生長速率明顯下降。全球氣候變遷下,因極端氣候所引發的寒害造成吳郭魚養殖大面積的損失,低溫除了造成死亡和降低代謝率,還會阻礙魚類的免疫,水溫在魚類的脂質代謝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Glencross, 2009)。油脂對於動物的重要功能,主要有下列幾項:(1)維持及調節體溫;(2)提供熱量;(3)協助脂溶性維生素吸收;(4)構成細胞膜的主要結構;(5)保護內臟器官避免受到碰撞。脂質對於建構細胞膜具有無可取代的作用,從而在低溫環境下維持細胞的流動性和滲透性 (Weber and Bosworth, 2005)。本文將透過了解脂質代謝和飼料當中補充必需脂肪酸,以增加細胞膜通透性,提高尼羅吳郭魚對冬季低溫的耐受性。
- 類別:特別報導
- 作者:林佳勳、劉恩良、楊順德
- 期別:088
- 頁碼:26-30
- 相關檔案
-
- 07專訊088尼羅吳郭魚渡冬時之飼料脂肪酸需求及養殖對策探討
- pdf(1.76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