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珍稀硨磲蛤:淺海珊瑚礁的保育之星
- 出版日期:114-06-01
- 點擊數:140
硨磲蛤 (Giant clams, Tridacna spp., Hippopus spp.),俗稱五爪貝,屬於硨磲蛤科 (Tridacnidae),是現存最大的雙殼類動物,棲息在印度-太平洋淺海 (0-30 m) 且光線充足的珊瑚礁中,橫跨臺灣、菲律賓、澳洲西部、帛琉、馬來西亞及索羅門群島等地。據科學文獻,最大的硨磲蛤殼可長至1.2 m,重250 kg。
硨磲蛤在珊瑚礁生態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由於其過濾海水的速度極快,硨磲蛤能有效移除水中的懸浮藻類。作為珊瑚礁上固著性雙殼貝,硨磲蛤白天會露出鮮豔的外套膜,常在陽光下展開以助其共生藻進行光合作用。此外,由於硨磲蛤的固著性、成體體型大、顏色醒目以及廣泛分布於淺海中,也成為漁民容易捕撈的目標。因此,硨磲蛤在許多國家被視為有價值的漁業資源,並利用其閉殼肌加工成干貝,成為高經濟海產加工品 (Keyse et al., 2018; Mies, 2019; Neo, 2023; Never et al., 2024)。
硨磲蛤在珊瑚礁生態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由於其過濾海水的速度極快,硨磲蛤能有效移除水中的懸浮藻類。作為珊瑚礁上固著性雙殼貝,硨磲蛤白天會露出鮮豔的外套膜,常在陽光下展開以助其共生藻進行光合作用。此外,由於硨磲蛤的固著性、成體體型大、顏色醒目以及廣泛分布於淺海中,也成為漁民容易捕撈的目標。因此,硨磲蛤在許多國家被視為有價值的漁業資源,並利用其閉殼肌加工成干貝,成為高經濟海產加工品 (Keyse et al., 2018; Mies, 2019; Neo, 2023; Never et al., 2024)。
- 類別:特別報導
- 作者:陳佳香、張致銜
- 期別:090
- 頁碼:36-42
- 相關檔案
-
- 07專訊090珍稀硨磲蛤:淺海珊瑚礁的保育之星
- pdf(8.6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