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V8
2025年「草匯藍碳,藻護健康」論壇紀要
- 作者:林連蒂、冼宜樂、許思婕、陳佩榆 /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
「2025臺灣智慧農漁週」(TAIWAN SMART AGRIWEEK)於本(114)年9月3~5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本所負責規劃「草匯藍碳,藻護健康」主題館,內容聚焦七大亮點,涵蓋藻類創新應用、海草復育與移植技術、海洋碳匯與養殖新知等核心議題,引領民眾深入了解藍碳潛力。
為展現產官學研跨界合作的強大動能,本所於9月3日開幕當日上午,聯合國立嘉義大學、國立宜蘭大學、嘉南藥理大學、東海大學及Xpark水族館,共同成立「海草復育聯盟」。此舉不僅象徵各界攜手推動海草復育與藍碳封存的共同承諾,更彰顯臺灣邁向淨零碳排的堅定決心。下午則特別邀集相關學者專家召開同名論壇,由曾振德主任秘書主持,會中一共發表九項相關科研成果,從高效復育技術、藻類養殖加值,到飼料減碳方案,充分展現如何將科研轉化為具體行動,成為推動淨零轉型的實踐典範。

本所曾振德主任秘書致詞,為論壇揭開序幕
論壇成果摘要
1. 企業減碳與環教實踐(Xpark案例)
Xpark總經理兼館長手嶋一雄分享水族館如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民眾對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認知與參與。他進一步介紹日本Xpark導入海水熱泵取代傳統空氣熱泵的節能案例,指出此技術每年可節省用電量約20%,有效落實減碳目標,並透過數據化呈現成果,打造具體可視的永續行動典範。
2. 水試所:海洋科研支持藍碳與健康
本所研究團隊聚焦「草與藻」在氣候調適與領域的多重價值:
邀請「海草復育聯盟」的學者們分享海草復育與永續管理的研究成果:
為展現產官學研跨界合作的強大動能,本所於9月3日開幕當日上午,聯合國立嘉義大學、國立宜蘭大學、嘉南藥理大學、東海大學及Xpark水族館,共同成立「海草復育聯盟」。此舉不僅象徵各界攜手推動海草復育與藍碳封存的共同承諾,更彰顯臺灣邁向淨零碳排的堅定決心。下午則特別邀集相關學者專家召開同名論壇,由曾振德主任秘書主持,會中一共發表九項相關科研成果,從高效復育技術、藻類養殖加值,到飼料減碳方案,充分展現如何將科研轉化為具體行動,成為推動淨零轉型的實踐典範。

本所曾振德主任秘書致詞,為論壇揭開序幕
論壇成果摘要
1. 企業減碳與環教實踐(Xpark案例)
Xpark總經理兼館長手嶋一雄分享水族館如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民眾對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認知與參與。他進一步介紹日本Xpark導入海水熱泵取代傳統空氣熱泵的節能案例,指出此技術每年可節省用電量約20%,有效落實減碳目標,並透過數據化呈現成果,打造具體可視的永續行動典範。
2. 水試所:海洋科研支持藍碳與健康
本所研究團隊聚焦「草與藻」在氣候調適與領域的多重價值:
- 甲烷減排與藍碳的重要性:東港養殖研究中心許自研助理研究員分享如何運用海門冬降低牛、羊等反芻動物的甲烷排放,有效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許嘉閔助理研究員及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冼宜樂技工分別介紹泰來草的復育與單脈二藥草的移植技術,說明海草在海洋藍碳固定上的重要功能與在碳匯管理中的潛力。
- 海藻健康產品開發:水產加工組高翊峰副研究員分享本所科研團隊如何善用海藻資源研發的各種機能原料及保健品,同時於展場提供藻膠魚油膠囊試吃體驗,讓民眾親自體驗海藻的多元應用價值。
邀請「海草復育聯盟」的學者們分享海草復育與永續管理的研究成果:
- 嘉南藥理大學黃大駿教授:深入探討貝克氏鹽草與海底底質及底棲動物之間的交互作用,揭示其在生態系統穩定性中的關鍵角色。
- 宜蘭大學鍾曉航副教授:解析實驗室大量培植無菌海草植株的技術突破,為海草復育提供高效率且可控的繁殖途徑。
- 嘉義大學楊松穎助理教授:說明海草與微生物在碳固定過程中的協同效應,強調其在藍碳固存機制中的重要性。
黃大駿教授、鍾曉航副教授、楊松穎助理教授與溫國彰教授等分享他們在海草復育技術的突破(由左至右)
總結與展望:攜手邁向淨零目標
海草復育不僅是科研上的挑戰,更是全民參與的責任與行動。它不只是守護海洋生態的根基,更是推動地球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一步。
論壇圓滿落幕後,本所特別頒發感謝狀,向所有講者致上誠摯謝意,感謝他們的無私分享與長期投入,為海草復育領域注入深厚能量。展望未來,本所將持續攜手聯盟成員,凝聚跨界合作力量,深化技術研發與實務應用,共同邁向淨零碳排與健康海洋的永續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