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石斑魚類的早期發育與變態過程
- 出版日期:95-03-01
- 點擊數:465
在脊椎動物中,變態 (metamorphosis) 只發生在兩生類和魚類,這兩種動物在孵化後,幼體 (larval stage) 與成體 (adult) 之間,結構上還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Matsuda, 1987)。相對於兩生類由蝌蚪轉變為蛙或山椒魚類,在外觀上的炯然不同,多數魚類在變態前後的差異較小,但不論如何,魚類經過變態後,外部形態、內部構造與行為習性上仍會有所改變 (Youson, 1988)。然而各種魚類的變態方式有很大的種間差異,過程也有長有短,所以要將魚類的變態過程分期並且標準化並不容易 (Youson, 1988)。因此一些在變態過程具有明顯外形變化又易於分期的魚類,就常被用作研究變態過程生理、形態變化的材料,其中較常見的就是鰻目 (Anguilliformes) 和鰈目 (Pleuronectiformes) 的魚類。石斑魚類在我國是一種高經濟魚類,其種苗生產,不論在國內供成魚養殖,還是輸出國外賺取外匯,都有相當的重要性,但是其在變態過程的死亡率偏高,卻又是令人頭痛的問題 (Liao et al., 2001; 吳及林,2003)。事實上,石斑魚在變態過程,外表及行為也有很明顯的變化,易於分期,如果對其內部器官系統的變化也有所了解,應該有助於提高育成率,因此有必要對此一階段的發生過程做一番介紹,以供業者能有初步之認識。
- 類別:科技研究
- 作者:許晉榮、吳淑美、朱永桐、葉信利
- 期別:013
- 相關檔案
-
- 20100720-112611_02石斑魚類的早期發育與變態過程-5.pdf
- pdf(0.05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