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全球資訊網

:::

活動V8

農食加工標竿企業參訪活動

  • 作者:鄭之瑀、林慧秋 /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

農業部為強化農產加工同仁之專業視野,並掌握產業發展趨勢與需求,以促進科研成果與企業合作之銜接應用,於9月18日委由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與國立中興大學辦理本次的「農食加工標竿企業參訪活動」。本次行程深度走訪「大漢酵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漢酵素)與「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義美食品),旨在透過實地觀察,了解其在生產管理、研發創新、品質管控與永續經營等面向的核心運作模式與策略。
一、大漢酵素:長週期發酵技術的品質典範
首站參訪國內蔬果發酵標竿企業-大漢酵素。該公司核心優勢在於採用先進的複合微生物發酵技術,並執行長達540日的多階層發酵程序,搭配嚴格的原料篩選,體現其對製程控制與產品品質的高標準要求。
在研發與品管方面,大漢酵素特別注重發酵環境的精準控制。發酵室配備精密的溫濕度監控系統及HEPA濾淨系統,確保生產環境的穩定與潔淨,有效提升產品營養價值、強化安全性,藉此鞏固市場信任度,並為生技保健產業樹立了品質標準。
參訪大漢酵素
參訪大漢酵素

二、義美食品:規模化生產、食安設施與永續創新
第二站參訪臺灣知名食品加工企業-義美食品。義美業務布局多元,橫跨蔬果加工、植物油脂、生技食品等領域。參訪重點包括其具備規模化的生產線、先進的冷凍乾燥設備,以及完善的食安實驗室,凸顯其在生產自動化與品質管理方面的嚴格標準。
除了製程技術,義美亦積極落實永續經營理念。其自行研發的「離峰儲冰系統」,利用夜間離峰電力製冰,並於白天作為空調及產線冷鏈能源,不僅有效降低營運成本,更達成顯著的節能減碳目標。
於義美食品公司離峰儲冰系統前合影
於義美食品公司離峰儲冰系統前合影

總結而言,本次參訪深化了我們對食品加工與生技保健產業在製程、品管和管理策略的理解,並帶來重要的啟發。兩家企業透過堅守品質把關、積極投入研發來維繫消費者信任,其中大漢酵素強調單一領域的技術深度,專注發展高質、長時的發酵技術,極力提升產品的生物活性與健康功效。義美食品則強調產業鏈的整合與產品多元化,並導入自動化生產與人工智慧管理科技,並以創新的節能措施實踐環境永續,展現全面的經營廣度。
藉由此次參訪,我們得以更全面掌握食品產業的最新發展與技術趨勢。未來本所在研究方向的規劃上,將持續強化與產業需求的連結,加速促進研究成果的落地應用與價值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