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全球資訊網

:::

特別報導

推動漁電共生專業培訓,協助產業穩健轉型與永續經營

  • 作者:劉于溶、江和諭、黃莞苓、朱永桐 / 海水養殖研究中心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為促進養殖產業穩定發展與永續經營,自民國113年起積極辦理漁電共生專業教育訓練,成效顯著。甫於今(114)年9月25~26日、圓滿落幕的「漁電共生養殖管理推廣講習」,課程聚焦四大主題:「漁電共生經濟效益解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黃振庭教授)、「養殖環境管理與永續」(國立嘉義大學賴弘智教授)、「養殖工程新趨勢與系統應用」(國立嘉義大學陳哲俊教授)及「產銷履歷驗證與精準管理」(農業科技研究院呂仲倫研究員)。活動吸引產官學研各界踴躍參與,現場交流熱絡。
9月25-26日辦理的4場講座,共計吸引332人次參與,顯示各界對漁電共生議題的高度關注與重視
9月25-26日辦理的4場講座,共計吸引332人次參與,顯示各界對漁電共生議題的高度關注與重視

此次講習不僅展現階段性成果,更反映水試所在過去兩年間對教育訓練的持續投入。計畫推動以來,已辦理多場結合理論與實務的課程,有效提升養殖及能源業者專業能量,並促進跨領域合作,助力產業轉型。
專業課程設計:涵蓋經營與管理核心要素
漁電共生係新興養殖模式,為解決新進業者在場域規劃、管理技術及經營模式上的疑慮,水試所的課程設計採用「由點到面」的策略模式,旨在快速傳遞核心知識,並促進業者間的經驗交流。課程內容涵蓋漁電共生經營的關鍵環節,包括:

  • 養殖經濟效益分析與經營實務
  • 養殖場規劃與工程應用
  • 水質監測、環境管理與防疫技術
  • 魚蝦貝類經營策略與政府查核規範解讀
  • 養殖經營計畫書撰寫
  • ESG企業永續發展經營理念

透過系統化的課程,期望業者能迅速具備足夠的專業素養,將所學知識落實於養殖管理及企業經營中。
學員反饋:實用價值獲高度肯定
課程規劃與實用性廣受肯定,多位學員回饋,案例討論讓其更加理解水質監測與管理對養殖效能的關鍵性;能源業者則表示,透過學習得以從養殖端思考,未來合作模式將更貼近實際。另有學員表示「每次參訓都有新收穫」,展現產業對持續學習的高度期待與需求。這些正向回饋正是水試所持續推動專業教育、引領產業升級的最大動力。
展望未來:以知識累積推動永續
水試所深信,漁電共生的穩健發展建立於專業與知識的根基之上,而教育訓練正是推動產業前行的重要力量。回顧兩年來的努力,累積的講習不僅傳遞專業知識,更在產業間播下永續經營的種子。未來,水試所將持續深耕教育與技術傳承,厚植產業韌性,為能源轉型與永續願景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