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文蛤養殖池的底土管理
- 出版日期:102-09-01
- 點擊數:349
文蛤 (Meretrix lusoria) 屬二枚貝斧足綱,一般的習性會潛入砂中,並利用進排水管來進水和排水,由鰓部過濾其中的懸浮有機物質,再送入口中,為濾食性動物。文蛤養殖大都憑經驗目測水色來投餵飼料,因此容易超量投餵而不自知。過去的研究顯示,魚蝦的平均營養保留率,對碳是13%、對氮是29%、對磷是16%,水產養殖動物可以蓄積所投餵飼料5-40% 的營養成分,因此,投餵的飼料大部分都會沉澱並累積在池底 (Avnimelech and Ritvo, 2003)。所以底土會隨養殖時間,因為有機物的累積,發展成還原態 (Reeburgh, 1983; Moriarty and Pullin, 1987; Boyd, 1995)。此種環境會危害養殖生物,尤其是與底土相依的底棲生物如蝦、蟹及貝類,牠們受棲息底土的影響最為直接 (Patrick and Delaune, 1977)。因此池底的狀況對文蛤特別的重要。
- 類別:特別報導
- 作者:周昱翰、葉信利
- 期別:043
- 頁碼:17-19
- 相關檔案
-
- 05專訊043文蛤養殖池的底土管理.pdf
- pdf(0.05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