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白蝦體色變化所反應出實際狀況?如何處理?是環境問題或蝦子健康、營養問題?水質、藻相變化的狀況如何?正確改善方法?

  • 來函日期:93-04-06
  • 類別:甲殼類養殖

  白蝦體色與養殖環境、健康皆有相關性。鹽度較高所養殖蝦體色較深,而鹽度愈低養殖蝦體色愈淺,另外蝦體色也與健康程度息息相關,例如受桃拉病毒感染發病之蝦體色會偏紅色或粉紅色,尤其以尾扇最明顯。以目前蝦類養殖之情況而言,白蝦體色變化主要為蝦健康問題,其原因出在蝦體受病毒感染,而使蝦體色偏桃紅色為主。以目前台灣養殖大環境而言,養殖業者普遍缺乏正確防疫觀念與防疫措施,加上到處密集林立之養殖場,要落實防疫工作相當困難,所以養殖業很容易遭受病毒性疾病所侵害,甚而造成病毒廣為流傳不易阻絕。所以當養殖白蝦體色有顯現出遭受病毒感染時,建議處理對策:(1)若池蝦已達上市可捕售體型時,迅速捕撈出售以減少損失。(2)若池蝦未達上市體型,則僅能從穩定環境、水質改善著手,渡過病毒死亡高峰期,儘量降低病害所造成之死亡率,切勿亂投藥物造成更大損失。
  水質、藻相變化尚無完全改善方法,因為牽涉每個養殖場環境因素 (包含底質、水質、水源等) 及個人操作養殖管理模式,再加上氣象天候因子,相當複雜,很難有一定正確的方法。在此僅能提供一些意見供參考。水質之改變主要因為有污染,而污染主要來自投餵之飼料 (例如殘餌、排泄物等),之後再經微生物作用形成有毒物質 (直接危害養殖白蝦) 或其他營養鹽類,而營養鹽類則造成藻類大量增生或藻相變化不穩定,藻類過度增生易造成水色過濃或者因繁殖過盛造成大量死亡等原因,會導致水質急劇變化,進而影響養殖白蝦之健康,所以在養殖過程中水質不良、藻類過度繁殖都是不良現象,最正確的改善方法,是需有良好水源,適時換水,所以必須具備足夠之蓄水池以供補充換水之用。另附『白蝦產業發展暨技術創新研討會』中之「傳統魚池作水與管理」資料乙份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