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鏈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無乳鏈球菌(S. agalactiae)及乳酸鏈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為三種常見的水產病原菌,會感染吳郭魚、鱸魚、烏魚、石斑及午仔魚等多種重要養殖魚種,特別是每年的7~9月高溫季節期間,感染案例頻傳,造成養殖業者的嚴重損失。
本所開發的水產病原常見鏈球菌快速檢測套組(以下簡稱St-kit),可以由養殖戶於養殖現場獨立操作,自行檢測此三種水產鏈球菌,使用時相當簡單且不需額外購置檢測儀器,僅需以滴管吸取數滴養殖池水,或使用竹籤輕戳沾取魚隻腹腔內部臟器,添加於St-kit中(圖1),持續觀察0~48小時,若出現紅紫色反應,則表示檢體中存在鏈球菌。
圖1、(A)養殖池水鏈球菌濃度快速檢測;(B)養殖魚腹腔鏈球菌快速檢測
當魚隻剛開始發病時,可以在病程初期正確判斷其病因來源,並依照專業獸醫師指示使用最適藥物來治療,控制魚隻死亡數量,避免延後處置造成連續感染引發大規模的死亡。在日常健康養殖管理方面,用於檢測環境水體及養殖魚腹腔內的病原菌濃度,依照St-kit呈色時間判定檢體中的菌數濃度,若St-kit於12~48小時呈色,鏈球菌濃度介於10~103 CFU/ml屬低度風險,濃度介於104~106 CFU/ml屬中高度風險;當St-kit於12小時以內呈色,則代表鏈球菌濃度已高於107 CFU/ml以上,屬於隨時會爆發疫情的高度風險,建議應暫停投餵,優先換水及改善底質環境等,緊急時才考慮使用消毒劑及藥物。
本所今(112)年已於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及業界合作養殖戶建立技術驗證場域,實測吳郭魚及金目鱸養殖池水及魚隻(圖2),可以觀察到池水有低濃度的鏈球菌,在部分健康魚隻體內亦檢測到低濃度鏈球菌帶原。若能在全程養殖期間建立長期連續的監控資料,可即時判斷目前養殖物健康情形及風險指數,在疾病爆發之前預先檢出,及早預防,不僅可降低疾病發生率與減少全程用藥週期,也有助於控制損失與成本,進而建立安全養殖管理策略,提升養殖成效及收益。
圖2、(A)吳郭魚養殖場實測;(B)金目鱸養殖場實測 (紫紅色為陽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