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新試驗船下水-強化東部海域漁業研究量能

  • 作者:劉國強、張可揚/海洋漁業組;江偉全、何源興/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繼本(112)年8月7日首艘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100噸級新試驗船下水之後,8月31日臺北時間中午12時再度於印尼巴淡島PT United Sindo Perkasa造船廠,接力完成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100噸級新試驗船的下水典禮,讓臺灣永續漁業試驗基礎建設版圖得以持續往東海岸擴展。張錦宜所長率同仁於基隆總所以視訊方式連線參加典禮,致詞時除表達對新船的期許外,同時也感謝合作夥伴對於新船興建的付出。

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100噸新試驗船下水典禮巴淡島基隆連線合影

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100噸新試驗船下水典禮巴淡島基隆連線合影

 

印尼船廠完成文件簽署

印尼船廠完成文件簽署

臺灣東部海域因為有黑潮暖流沿著海岸線由南向北流動,蘊藏了豐富的大洋洄游性魚類資源。臺東縣沿近海漁業以雜魚延繩釣及鮪延繩釣(兼營鬼頭刀延繩釣)產量最高,成功鎮新港漁港鬼頭刀產量位居全臺之冠,佔我國鬼頭刀總漁獲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鏢旗魚漁業,則是當地最負盛名的傳統漁業。有鑑於此,設立在新港漁港旁的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長年以來致力於鮪旗魚、鬼頭刀及翻車魨等洄游魚類的試驗調查,近10年來則利用彈脫型衛星記錄標識器、無線電與聲學發射器等配置魚體後放流,再利用回收得到的資訊,解析個體或魚群的移動特徵與季節性洄游習性,提供建構資源評估模式的重要參數。

在1987到2003年間,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曾經配置有「海農號」試驗船,對於東部洄游性及岩礁魚類資源的開發與永續利用貢獻斐然。然而,自從海農號退役之後,囿於經費限制,臺灣東部海域迄今欠缺專屬的漁業試驗船,相關調查研究只能以租用當地漁船方式進行,既缺乏機動性,也難以搭配科儀設備取得精確的海洋環境探測資訊。

本100噸級試驗船是本所執行「建構漁業資源永續暨因應氣候變遷研發基礎能量之升級」中長程計畫案-新建3艘漁業試驗船之一,從111年4月7日開始起造、同年6月30日安放龍骨,歷經一年多的建造後順利下水,日後將繼續進行舾裝及海上測試等項目,預計於112年底完成建造,未來將以新港漁港為作業基地,配置給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使用。

因應東部當地漁業特性,新試驗船將配備延繩釣、鰹竿釣、一支釣等漁具設備以及活魚艙、魚餌及漁獲艙等艙間,並於船艏設有可拆式鏢旗魚台以及改良式標識活魚用魚槍,未來正式啟用後,將有效強化我國在臺灣東部海域海洋科學探測及漁業試驗調查的研究量能達成確保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的目標。

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新試驗船以吊掛方式順利完成下水

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新試驗船以吊掛方式順利完成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