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迷人的臺灣原生蝦類-觀賞食用兩相宜的刺足沼蝦

  • 作者:葉怡均、蘇皇銘、林如謙、利淑如/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刺足沼蝦 (Macrobrachium spinipes) 為臺灣原生沼蝦之一,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真蝦總目、十足目、長臂蝦科、沼蝦屬,過去因成體與羅氏沼蝦相似,被誤認為羅氏沼蝦 (M. rosenbergii),兩者最大差別是刺足沼蝦頭胸甲與腹節體側具有縱紋,而羅氏沼蝦則無此紋路;刺足沼蝦額角紅色且平直上揚,羅氏沼蝦為隆起彎曲上揚。刺足沼蝦是2010年才被確立為獨立物種 (Wowor & Ng, 2010),2013年成為國內淡水蝦新紀錄種,臺灣也是本物種世界分布最高緯度地區 (Shy et al., 2013)。

臺灣原生的淡水蝦有2科,分別為長臂蝦科 (Palaemonidae) 及匙指蝦科 (Atydae)。長臂蝦科中的長臂蝦屬 (Palalemon) 與沼蝦屬 (Macrobrachium) 蝦類有一對明顯的大螯,體型較大,較具經濟價值;匙指蝦科蝦類體型小,大多供觀賞用。在長臂蝦科沼蝦屬中,以刺足沼蝦之體型最大,體長可達30公分以上,具有食用的價值性。其稚蝦至亞成體之額角為紅色,頭胸甲與腹部具有數條墨綠色綜紋,觸鬚呈現亮藍色 (圖1),因體色艷麗,兼具觀賞價值,但隨著成長,身體紋路漸淡,靠近尾扇處腹節間具有橘紅色小點,額角顏色也漸轉成淡橘色(圖2)。

圖1、刺足沼蝦幼體額角呈紅色,體透明,具有墨綠色縱紋

圖1、刺足沼蝦幼體額角呈紅色,體透明,具有墨綠色縱紋

圖2、刺足沼蝦成蝦,身體紋路變淡,靠近尾扇處腹節間具有橘紅色小點

圖2、刺足沼蝦成蝦,身體紋路變淡,靠近尾扇處腹節間具有橘紅色小點

圖3、刺足沼蝦雌蝦會將成熟卵粒從生殖孔排出並黏附於腹部泳足上

圖3、刺足沼蝦雌蝦會將成熟卵粒從生殖孔排出並黏附於腹部泳足上

圖4、剛孵化之幼苗(zoea I),頭胸甲處具有卵黃囊,此階段呈頭下尾上漂浮,需要有鹽度水域才能變態成長

圖4、剛孵化之幼苗(zoea I),頭胸甲處具有卵黃囊,此階段呈頭下尾上漂浮,需要有鹽度水域才能變態成長

圖5、變態完成之後期稚蝦 (postlarva),開始行底棲生活,可自由泳動

圖5、變態完成之後期稚蝦 (postlarva),開始行底棲生活,可自由泳動

鑑於本種族群數量日漸稀少,本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開始著手進行刺足沼蝦之人工繁殖研究,剛孵出幼苗飼養於鹽度約15 psu並投餵豐年蝦無節幼蟲及蝦苗人工粉狀飼料,飼養約48天可完全變態成底棲型稚蝦,再漸轉為淡水進行養成,初次繁殖育成率約為50%。未來將接續進行蝦苗養成試驗,並記錄成長及飼養條件,期能完整建立刺足沼蝦繁養殖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