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蝦苗培育

  • 作者:陳俊安、余淑楓、劉冠甫、吳豐成/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臺灣早期的蝦類養殖,多半仰賴漁民在沿海捕撈蝦苗供應,但因數量有限,未能蔚為產業,多與虱目魚混養,只能算是虱目魚塭的副產品。一直到民國57年,被稱為「草蝦之父」的本所前所長廖一久院士成功建立草蝦人工繁殖技術,為臺灣蝦類養殖開啟新的里程碑,並帶動產業的急遽發展,也促使臺灣成為舉世知名的養蝦王國,顛峰時期養殖草蝦產量高達95,000公噸,位居全球首位。

為了大量生產蝦苗,種蝦耗損率極高,導致天然種蝦資源銳減,最終必須從東南亞大量進口種蝦彌補不足。目前臺灣放養的蝦苗,大多由繁殖場生產。早期國內60–70%的蝦苗 (草蝦、斑節蝦) 均係由高雄的紅毛港繁殖業者供應,爾後蝦類繁養殖產業便逐漸轉移到林園地區以及屏東的林邊、佳冬、水底寮,近年來臺東地區亦有少數幾家繁養殖業者。民間蝦類養殖產業鏈分工精密,從最源頭的種蝦場 (生產無節幼蟲)、仔蝦育成 (紅筋苗場)、中間育成 (黑殼苗場) 一直到養成 (成蝦生產),各個階段環環相扣,以下以同屬對蝦類的白蝦為例,介紹蝦苗培育之作業流程。 

放養無節幼蟲 (nauplius, 俗稱蛾仔) (圖1) 前,養殖池的水源及設備器具皆需要徹底消毒,並預先接種天然藻類,如骨藻或角毛藻等備用;養殖池蓋上黑色塑膠布,防止光照,保持蝦苗穩定;水溫控制在29–32℃,鹽度28–32 psu。蛾仔初期的營養由本身的卵黃囊供應,孵化48–60小時,經6次脫殼變態為眼幼蟲期 (zoea, 俗稱脫糞期) (圖2) 後才開口攝食。在過料初期先以適當濃度之藻類餵養,之後再搭配人工飼料 (蝦片、螺旋藻、黑粒等) 觀察其攝食情況來增減投餵。經3–5天脫殼3次後,進入糠蝦期 (mysis, 俗稱倒吊期) (圖3),本期蝦苗可投餵豐年蝦或輪蟲等動物性餌料補充營養,期間要格外注意水質變化,可加入乾淨海水或進行少量換水,經脫殼3次,約3~5天變態為後期蝦苗 (post-larval, 俗稱正游) (圖4)。後期蝦苗階段,以投餵豐年蝦幼生為主,再搭配人工飼料,飼養4–10天稱為紅筋苗。此階段關閉打氣觀察,若蝦苗會聚集在池壁邊,為體況健康之表現。此階段蝦苗可投餵市售的人工配合飼料,蓄養10–20天後,即為提供後續成蝦養殖之黑殼苗,可配合放養地區的水質條件進行淡化等調整。

圖1、無節幼蟲

圖1、無節幼蟲

圖2、眼幼蟲期

圖2、眼幼蟲期

圖3、糠蝦期

圖3、糠蝦期  (蘇皇銘攝)

圖4、後期蝦苗

圖4、後期蝦苗

蝦苗培育過程中,會因氣候或養殖環境增添變數,例如連續降雨時,藻類會因陽光不足無法擴培;水溫下降會導致種蝦交配率降低;海水鹽度的改變則會影響孵化率等。另市場的供需問題也會影響業者放養蝦苗的數量,進而影響整個白蝦產業供應鏈。因此,培育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天候狀況及池況,維持良好的培育環境,才能產出高品質及供應穩定的蝦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