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有毒的海中毛毛蟲–黃海毛蟲

  • 作者:陳律祺、劉再豐、歐麗榛、謝恆毅 /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海毛蟲分類地位屬動物界(Animalia)、環節動物門(Annelida)、多毛綱(Polychaeta)、仙蟲目(Amphinomida)、仙蟲科 (Amphinomidae)。由於棲息在海裡且外型極似毛毛蟲,顧名思義稱之為「海毛蟲」。2021年6月5日,筆者等搭乘本所海安號試驗船出海執行底釣任務時,於澎湖內海二崁測站 (北緯23°36.021、東經119°31.725) 偶然釣獲到海毛蟲。有趣的是,當將其從海中拉起,準備將釣線剪斷以避免被螫到時,海毛蟲卻將釣鉤及釣餌一併吐出,由此可知,其口器內可能包覆一層黏液或具光滑面,而有此一行為產生。

將釣獲的海毛蟲攜回研究室經外部型態鑑定後,推測應為英文俗名為Fireworm的黃海毛蟲(Chloeia flava)(亦稱為黃斑海毛蟲)。本種主要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溫熱帶海域,臺灣南部與東北部海域均有本種的採集紀錄。該物種體型扁平且寬長,體色多為淡紅棕色,約有30個體節,每個體節側面有一對羽枝狀的鰓,最明顯的特徵為每個體節的背部中央有一個鑲著白邊的紫黑色橢圓形或圓形色斑。背部兩側由許多針刺狀且具有毒腺的白色剛毛所覆蓋。 

圖一、本次釣獲之黃海毛蟲(全長為6.77公分;重量為7.84公克)。左:背面照;右:腹面照

圖一、本次釣獲之黃海毛蟲(全長為6.77公分;重量為7.84公克)。左:背面照;右:腹面照

黃海毛蟲多半藏匿在潮間帶至100公尺深的泥質砂或軟泥質底的海底石頭下方,屬於底棲性動物,但偶爾會到沙面覓食或於夜間在海面上游泳,以小型生物或有機碎屑為食,生態功能類似小型的節肢動物,為初級消費者,在臺灣週邊海域並不常見,僅有零星機會被釣客釣獲,不具經濟價值。海毛蟲受到刺激時,蟲體會捲曲成團狀,剛毛會豎起且易斷。倘若不小心碰觸到,剛毛會刺入並將毒液注入,從而產生灼燒、劇烈瘙癢、發炎或麻痺等症狀,並視毒素多寡而持續數天,甚至達數週之久,千萬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