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漂泊一生的鵝茗荷

  • 作者: 陳岳川、龔淑仁、陳姵菡、謝恆毅/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鵝茗荷 (Lepas anserifera)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與鵝頸藤壺 (Pollicipes pollicipes) 外型相似,兩者都屬於鞘甲綱 (Thecostraca)、鎧茗荷目 (Scalpellomorpha),但鵝茗荷屬於茗荷科 (Lepadidae),而主要分布於南歐至北非之間的鵝頸藤壺屬於指茗荷科 (Pollicipedidae),金門與馬祖所產的龜爪 (Capitulum mitella) 和其同科,在分類上屬於近親。鵝頸藤壺與龜爪皆為有柄藤壺,其基部柄較粗大,屬於高經濟價值的海鮮食材,鵝茗荷的柄細小,不具食用價值(圖1)。

圖1、A鵝茗荷;B鵝頸藤壺;C龜爪

圖1、A鵝茗荷;B鵝頸藤壺;C龜爪 (B圖引用自維基百科© Hans Hillewaert;C圖引用自https://alchetron.com/Capitulum-mitella)

鵝茗荷的外殼由5片石灰質殼板所組成,包瓜基部殼板、兩片略厚的主殼板與兩片薄的外緣殼板,外殼長約5公分左右,約有20條左右的輻射紋,像似貝類一般的外殼,使其在離開水面後仍可存活一段時間。型似貝類,卻是節肢動物。鵝茗荷身體彎曲如蝦型,身體分節不明顯,具有由深褐色附肢演化的蔓足,向上伸出,而彎曲如瓜果的藤蔓,是節肢動物蔓足類的重要特徵 (圖2)。其殼板向外的1/3處有一排縱帶的褐色斑點,殼板的開口邊緣及主殼板與外緣殼板連接處呈深褐色,在行攝食行為而打開殼板時,外緣殼板與主殼板連接處向外張,使形成略似菱形般開口,如此開口形狀有助於伸出蔓足來捕食獵物。蔓足特化成羽毛狀的剛毛,如同濾網般的功能有助於提高捕食效率,以不斷地伸縮蔓足鈎入浮游生物或有機碎屑來進行攝食。


圖2、附肢演化的蔓足

圖2、附肢演化的蔓足

鵝茗荷的卵在外套腔內成熟,孵化成與蝦類相似的無節幼生,並開始行浮游生活,之後轉變為腺介幼生,找到適當的基底後,會附著其上而生長,此時腺介幼生體扭轉產生殼板,再生長為成體。附著後就終生不再移動,主要附著於海上漂流物、船底、海上養殖的網具上等,使箱網網目透水性變差與網具損壞,進而影響養殖生物的生長與活存,所以必須每一段時間就要換網清除,造成養殖業者的困擾 (圖3)。

圖3、附著於網具的鵝茗荷

圖3、附著於網具的鵝茗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