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依海而生-記茄萣興達港捕烏漁業的絢爛歲月

  • 出版日期:112-12-01
  • 點閱數:189
  • 修改時間:112-12-18

茄萣位於高雄市最西北端,是一個典型的漁村形態鄉鎮。茄萣剛好位於烏魚 (鯔,Grey mullet,Mugil cephalus) 冬天洄游路徑上,這也造就茄萣成為捕烏魚發跡的小漁鄉。根據高雄市茄萣區公所網頁的資訊,臺灣捕烏最高漁獲紀錄就是由茄萣興達港所保持的。野生烏魚是臺灣冬季沿近海重要經濟漁獲,產季從11月開始至翌年1月,以冬至前後10天左右為盛漁期,1月中下旬進入尾聲。烏魚漁期短、魚價高,常為漁民帶來一筆可觀的財富,加上洄游到臺灣中南部的母烏,魚卵最飽滿,製成的烏魚子品質絕佳,所以烏魚有「烏金」的美譽。在地的居民大多從事漁業或相關行業,茄萣逐漸發展為南臺灣的捕烏運補中心,相關漁業活動極盛。

烏魚,屬洄游性魚類,每年農曆冬至前後10天為臺灣海域烏魚汛期,母烏魚最適產卵水溫大約在20-22℃,洄游烏魚群每年從中國長江口集結一路南下臺灣海峽,在南臺灣海域產卵後再洄游北上。由於烏魚具有在東北季風強勁時洄游產卵的習性,漁民必須以兩艘船成一組的巾著網這類強調「合作」的漁法進行捕撈作業,兩艘船合約20名船員,藉著團隊進行才能有穩定的烏魚產量。

原本茄萣興達港和梓官蚵仔寮漁港曾是南部兩大捕烏船隊集結基地,因為氣候變遷的衝擊和人為因素影響,海水溫度上升影響洄游路線,以及中國捕撈烏魚技術進步,在上游大量攔截捕撈,最終能洄游到臺灣產卵的烏魚數量愈來愈少。這些原因形成捕獲量銳減,根據本所於2021年發表的研究,說明烏魚漁獲量1966-2019年別變動,漁獲消長的情況非常明顯 (圖1),研究結果亦顯示烏魚主要漁獲分布有逐年北移的趨勢。烏魚漁獲的不穩定,加上巾著網捕烏船隊必須兩艘船編成一組作業,烏魚汛期前後約1個月,這樣一組船隊約20名船員作業,漁船油料、人事開銷是需要面對的成本現實。這些難題導致許多巾著網捕烏船隊陸續解散。數十年來,僅有茄萣興達港「聯春滿號」成為目前南臺灣唯一一組僅存的巾著網捕烏船隊,這要歸功於吳聯明船長對烏魚的情感以及巾著網漁業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