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黃鰭鮪之養殖技術與南方海洋園區計畫推動研討會紀要

  • 出版日期:94-03-01
  • 點閱數:71
  • 修改時間:108-06-13

鮪類除可作為高品質的生魚片材料外,亦為製作魚排、魚醬、罐頭及各種醃燻製品的材料來源,對提供人類水產動物性蛋白來源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20年來,雖然漁具漁法已明顯改進,但全世界鮪魚年產量一直維持在170萬噸左右,無法再明顯的增加;且各國相繼宣示200海浬經濟海域,加以油價及勞力成本的提高,使得我國鮪釣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將來隨人口的成長,市場需求量增加的部分,勢必依賴養殖的方式來提供。此外,鮪魚生魚片的價格,視肌肉中的油脂含量而定,野生鮪魚的肌肉中之脂肪成分,隨生殖季節或成熟度有很大的不同,故品質不一,而養殖的鮪魚因餌料充足,終年均能保持高比例的脂肪成分,能提高生魚片的口感或風味,故可提供頂級的生魚片市場,顯示以往採漁撈方式的鮪漁業,亦有改採箱網養殖方式生產的空間。本所在台灣西南沿海施放的中層人工浮魚礁,吸引了不少洄游性魚類聚集、覓食,其中以黃鰭鮪幼魚居多,但漁民垂釣到的黃鰭鮪,因體型太小且肌肉含脂量不足,只能以冰藏方式在市場販售,價格與獲利有限。為了提升其產值,利用活魚船將釣獲的黃鰭鮪幼魚運送至箱網養殖區,加以養成、肥育,可售得更高的價錢,不僅能增加漁民的收益,更能建立漁撈漁民與箱網養殖業者間互利與良性發展的關係。目前本所在小琉球及車城地區推動的黃鰭鮪箱網養殖及生物技術組的陸上池塘種魚培育計畫,已有初步的結果,由浮魚礁區所釣獲、體重約0.5-1.5 kg的黃鰭鮪幼魚,蓄養在箱網中,經2年的養殖,即可養成達30 kg左右的體型,產值約可增加100倍以上。而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在小琉球地區所推展的南方海洋園區計畫,包括了中層人工浮魚礁技術的改進、海洋牧場的經營管理及箱網養殖相關技術之研發,皆與本所目標相互契合。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鮪魚與箱網養殖產業的發展,特於2005年1月17日共同舉辦「黃鰭鮪之養殖技術與南方海洋園區計畫推動研討會」,希望能邀集產、官、學界人員,一同集思廣義,研討改進措施並擘劃產業未來方向,期盼能開啟我國鮪魚養殖的契機,增強產業的競爭力,落實海洋立國之大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