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技術
雜交條紋鱸養殖
- 日期:96-08-22
- 點擊數:568
- 修改時間:109-06-22
由於單調的魚種係臺灣淡水養殖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在35-50 年代即由海外引進吳郭魚, 嗣經研究單位不斷的再引種與改良品種成功後,目前吳郭魚已成為臺灣淡水養殖極為重要的魚種之一。另, 鰻魚也是在民國45 年由日本引進養殖技術, 經多年的養殖試驗研究, 於民國55 年開始有小規模商業化養殖, 至60 年代已躍升為臺灣最重要的淡水養殖魚種,民國82 年為我國賺取約6 億美元之外匯, 對繁榮漁村經濟,安定漁村生活, 居功厥偉。此外,70 年代由東南亞引進的淡水長腳大蝦, 經養殖技術推廣後,現今也是臺灣主要的淡水養殖魚介。由上述這些例子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引進新品種再研究開發並推廣成為臺灣新興的養殖魚種,這項工作對產業的重要性。尤其是臺灣淡水養殖漁業,由於適合開發的本土經濟魚種極少,為了滿足消費大眾多重品牌的選擇心態,淡水養殖魚種的多樣化, 一直是漁業發展政策的努力目標,而引進新種並研發繁養殖技術, 然後再推廣至民間養殖, 便成為達成此目標的不二法門。
- 資料來源:2001年,漁業輔導專刊1-雲嘉地區主要魚貝類繁養殖技術彙集
- 作者:劉富光
- 頁數:8
- 相關檔案
-
- 20070822-095422_03雜交條紋鱸養殖.pdf
- pdf(0.06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