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技術
牡蠣養殖
- 日期:96-08-22
- 點擊數:2068
- 修改時間:110-04-08
牡蠣 ( Crassostrea gigas) 俗稱蚵仔, 又稱蠔, 為臺灣最重要之淺海養殖經濟貝類之一。養殖區域北從新竹市香山起, 南至屏東縣、東港大鵬灣, 其中主要產區集中在雲、嘉、南等縣市。其養殖面積、產量及產值均位居其它貝類之冠。根據漁業年報資料顯示,在民國67 年其養殖面積突破1 萬公頃,達11597 公頃, 產量17966 公噸, 產值首度突破10 億元, 達13億6 仟2 佰多萬元。民國79 年為養殖全盛時期, 養殖面積達16235公頃, 產量為28167 公噸, 產值為22 億多元。民國69-79 年為牡蠣養殖「黃金十年」, 但好景不長, 民國79 年臺南市二仁溪廢五金處理所之銅污染, 造成之綠牡蠣事件, 使養殖面積減少了近2600 公頃。在民國82-87 年養殖面積維持在一萬一千至一萬三千公頃, 產量則在1.9-2.8 萬公噸間, 民國87 年產值突破30億, 達到33.88 億元, 更顯示此產業之重要性。若將其相關產業估算在內, 如蚵串製造、蚵苗買賣、剝殼勞工、採收勞力、廢殼處...等, 其經濟力可達到億元以上, 對繁榮漁村經濟有相當助益。
- 資料來源:2001年,漁業輔導專刊1-雲嘉地區主要魚貝類繁養殖技術彙集
- 作者:陳鴻議
- 頁數:11
- 相關檔案
-
- 20070822-103631_09牡蠣養殖.pdf
- pdf(0.24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