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全球資訊網

:::

漁業問答

  水晶蝦 (觀賞蝦種) 繁殖中,造成水晶蝦斷鬚的原因為何?長短鬚都有斷,約8成的蝦發生這種狀況,而非單一狀況,水質硬度GH為德式硬度5度、TDS 230 ppm,pH值為5.3-6.0,溫度恆溫於攝氏25度,亞硝酸0,硝酸10 mg/L,藻相完善,但底部水蚤甚多 (尤其貝蚤數量極多),可能發生之問題為哪些?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 來函日期:99-04-26
  • 類別:甲殼類養殖
  造成蝦類斷鬚的原因通常可區分為環境、外力、營養及疾病因子這幾大類。環境因子包括水質的變化 (如水溫與pH變化過大,DO太低,總氨、亞硝酸及硫化氫濃度太高,有毒藥物或水中毒物之物理化學傷害) 及養殖密度過高,這會造成緊迫,導致不良的生理反應。外力因子包括不當的捕撈及生物間打鬥的直接物理性傷害。營養因子可能受到營養不均衡 (如缺乏某種必須胺基酸、膽固醇、礦物質及維生素) 的影響,而使觸鬚容易斷裂。另外,疾病因子則是受到病菌 (如細菌、黴菌、病毒、原蟲及寄生蟲等) 的感染,致使觸鬚毀損。
  蝦類與水質環境關係極為密切,對水質不良特別敏感,容易因水質不良而造成緊迫,使蝦體抵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因此蝦類養殖要時時刻刻注意水質,以免因不良水質環境而傷害蝦類的健康。依來信所言,您飼養蝦類的水質其GH有點偏高 (通常為2-5),pH有點偏低 (通常為6-6.8),而水中的水蚤甚多,可能是水中的營養物質過多 (包括殘餌、水生動物的排泄物及有機碎屑) 造成。因此,首先要做的是改善水質,接著觀察是否有打鬥的現象,若有,則降低養殖密度以減少打鬥機會。再來檢視飼養蝦子的飼料的營養是否符合蝦類的需要。最後若有其它病徵出現,可能就需要送到貴校的魚病中心 (獸醫系) 檢查。
  總之,維持良好的水質,提供優良的棲息環境與供給均衡的營養,您的蝦子一定可以活的健康,並在脫殼後重新長出漂亮的觸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