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業問答
請教有關午魚的最適成長溫度、鹽度及所需之飼料蛋白質、脂肪。
- 來函日期:100-07-30
- 類別:魚類養殖
有關所提的問題,目前均未見於已發表的文獻,茲提供有關之資料僅供參考。
目前俗稱午魚的魚種,有四指馬鮁(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及六絲馬鮁(Polydactylus sexfilis) 等魚種,均屬馬鮁科 (Polynemidae)。兩魚種在台灣的分布情形,其中六絲馬鮁主要分布於台灣西部、南部、澎湖,棲息地為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四指馬鮁主要分布於台灣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棲息地為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蘇經理所謂的午魚應是四指馬鮁,其最適成長溫度、鹽度,以及營養需求等資料目前尚未見於已發表的文獻,然毛 (2009) 研究指出,四指馬鮁的受精卵孵化之適宜條件:鹽度28-32 psu,溫度25-28℃,pH值6.9-8.2。另同為馬鮁科的六絲馬鮁的產卵溫度範圍為24-30℃ (李等,2002)。
另午魚的食性為肉食性,主要以甲殼類、魚類及底棲性生物為食。一般而言,肉食性魚類如鱸魚、石斑魚等,其飼料蛋白質需求量約在40-55%之間,不同的成長階段對於蛋白質需求會不同,通常其蛋白質需求量會隨著魚體增大而減少。至於海水魚類的脂肪需求約為5-16%,如美國紅魚 (5-6%)、真鯛 (5-8%)、黑鯛 (8-12%)、尖吻鱸 (10-15%)、鱸魚 (11%)、石斑魚 (9-16%) 等,但飼料中脂肪含量過高,會引起消化能和粗蛋白之間比例的不平衡,以及脂肪在肝臟和組織中的積累等,但建議飼料脂肪含量以8-12%為宜。
目前俗稱午魚的魚種,有四指馬鮁(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及六絲馬鮁(Polydactylus sexfilis) 等魚種,均屬馬鮁科 (Polynemidae)。兩魚種在台灣的分布情形,其中六絲馬鮁主要分布於台灣西部、南部、澎湖,棲息地為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四指馬鮁主要分布於台灣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棲息地為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蘇經理所謂的午魚應是四指馬鮁,其最適成長溫度、鹽度,以及營養需求等資料目前尚未見於已發表的文獻,然毛 (2009) 研究指出,四指馬鮁的受精卵孵化之適宜條件:鹽度28-32 psu,溫度25-28℃,pH值6.9-8.2。另同為馬鮁科的六絲馬鮁的產卵溫度範圍為24-30℃ (李等,2002)。
另午魚的食性為肉食性,主要以甲殼類、魚類及底棲性生物為食。一般而言,肉食性魚類如鱸魚、石斑魚等,其飼料蛋白質需求量約在40-55%之間,不同的成長階段對於蛋白質需求會不同,通常其蛋白質需求量會隨著魚體增大而減少。至於海水魚類的脂肪需求約為5-16%,如美國紅魚 (5-6%)、真鯛 (5-8%)、黑鯛 (8-12%)、尖吻鱸 (10-15%)、鱸魚 (11%)、石斑魚 (9-16%) 等,但飼料中脂肪含量過高,會引起消化能和粗蛋白之間比例的不平衡,以及脂肪在肝臟和組織中的積累等,但建議飼料脂肪含量以8-12%為宜。
養殖方式是室內循環水養殖,用18個60公升的塑膠桶 (長55 × 寬35 × 高35) + 4個過濾桶。筍殼魚苗孵化時,停止過濾,改用水妖精製造流水,換水時在溢流口用200網目的絹布阻擋。(1)請問多久換水一次,約換多少水?(2)水面上的油墨須清除嗎?(3)請問剛孵化的筍殼魚苗需要日照嗎?(4)請問第2天開始餵食的纖毛蟲要去哪買呢?(5)第5天餵淡水輪蟲,那第幾天後改餵甚麼呢?(6)孵化出來的魚苗需要多大的流水?(7)受精卵可以刮除後放在涓布上嗎?
魚鱗膠原蛋白用在醫療用途時,可能需要無特定病原的魚鱗。請問台灣是否有廠商飼養無特定病原的魚?台灣的HACCP、GAP認證的單位為何?可否提供有生產履歷的漁場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