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全球資訊網

:::

水試專訊(2003年創刊)

蕨藻的型態與生活史簡介

  • 出版日期:113-06-01
  • 點擊數:116

海藻養殖在近幾年蓬勃發展,根據世界農糧組織 (FAO) 統計1990年全球海藻產量420萬公噸,於2020年提高至3,510萬公噸,成長率高達736%,全球海藻產量於1950-2019年主要生產區域位於亞洲,佔全球海藻生產比例97.4%,其中人工養殖的比例更是高達99.1%。海藻生產集中於亞洲區域的原因,主要源自於較早開始的發展歷史,如日本及中國分別於四世紀及六世紀,便有食用海藻的紀錄 (FAO, 2022)。

海藻產量於1950-2019年間大幅的成長,主要為褐藻 (310-1,640萬公噸) 及紅藻 (100-1,830萬公噸),但是相對於綠藻產量卻是下降 (3.1-1.7萬公噸),2019年綠藻僅佔海藻總產量0.05%,在這不到1% 的綠藻中,卻有一種風靡亞洲地區的種類,那就是被稱作「海葡萄」的蕨藻。綠藻中的蕨藻,在蕨藻屬 (Caulerpa) 中,目前已知的上百種蕨藻裡面,僅有7種被人類利用,並以長莖葡萄蕨藻 (C. lentillifera) 和總狀蕨藻 (C. racemosa) 為主要食用品種,蕨藻具有天然鹹味且口感多汁,食用上作為壽司、沙拉及鹽漬零食,由於其外型像葡萄,俗稱其為海葡萄,並且於亞洲地區有極高的接受度,各國更是直接將海葡萄一詞轉譯成各國之通俗用語:例如斐濟的〝nama〞、印尼〝bulung boni〞、日本〝umi budo〞、韓國〝bada podo〞、菲律賓〝lato〞、馬來西亞〝latok〞、越南〝rong nho〞 (Syakilla et al., 2022)。本文將重點介紹臺灣蕨藻生長的環境及形態特徵,以及其特殊的生活史。

  • 類別:知識櫥窗
  • 作者:黃君毅、李沛珊、何源興
  • 期別:086
  • 頁碼:52-54
相關檔案
  • 15專訊086蕨藻的型態與生活史簡介.pdf
    pdf(4.9MB)
  • 15專訊086蕨藻的型態與生活史簡介.pdf
    pdf(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