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放流鰻魚標識方法與進展

  • 出版日期:104-09-01
  • 點閱數:92
  • 修改時間:108-06-13

淡水產鰻魚 (genus Anguilla) 現生物種含亞種共有19種,分布在熱帶地區至溫帶地區,除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南大西洋南美洲及非洲沿岸以外,東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地中海、北歐及波羅的海等均有其生存的蹤跡 (Ege, 1939; Watanabe, 2003;Watanabe et al., 2009)。
鰻魚屬降海洄游型 (catadromous) 魚類,成熟的種鰻游到海洋中繁殖產卵後,其幼生經由洋流推送至沿岸、河口、河流及湖泊內生長 (Tesch, 1977, 2003)。Schmidt在1920年代發現歐洲鰻 (Anguilla anguilla) 的天然繁殖場是位於加勒比海的馬尾藻海 (Sargasso Sea),並且經由墨西哥灣暖流 (Gulf stream) 及北大西洋洋流 (North Atlantic Current) 將幼生推送至數千公里外的歐洲。Tsukamoto (1992) 則發現日本鰻 (A. japonica) 的產卵場在北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附近之駿河海山,其幼生經由北赤道洋流朝西漂游,再由鄂克曼海流及黑潮往北推送至東亞各國沿岸。鰻魚幼生從出生地漂流到成長棲地的距離遙遠而耗費時日,且為適應洋流推送而演化出透明扁平形狀的柳葉期幼生 (leptocephalus) (Smith, 1989; Pfeiler, 1999; Miller and Tsukamoto, 2004)。柳葉期幼生在接近河口時,變態為玻璃鰻 (glass eel),然後經由淡水的吸引,往河川上溯,在河川中成長,直到成熟後再降海產卵而結束一生。
自1980年來,因全球氣候及海洋環境變遷,如太陽黑子活動 (Han et al., 2009)、海溫升高 (Bonhommeau et al., 2008)、聖嬰現象 (Kimura et al., 1994; Zenimoto et al., 2009)、人為因素如棲息地破壞、生存水域受污染或濫捕等諸多因素,導致鰻魚資源不斷減少,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 (IUCN Red List) 已經將歐洲鰻、美洲鰻 (A. rostrata) 及日本鰻列為瀕危物種 (endangered),且將其他12種可作為替代食用物種的鰻魚列入近危物種 (near threatened),如果鰻魚產出國無法提供有效管理鰻魚資源的方法及證據,將會被華盛頓公約 (CITES) 列入禁止貿易物種,對年產值約70億新臺幣的臺灣鰻魚產業將造成巨大影響。
鰻魚養殖需依賴天然捕獲鰻苗,目前雖可以人工繁殖鰻苗,但仍無法突破量產瓶頸,因此資源復育與維續相形重要,尤其是鰻魚人工放流在歐美國家行之有年,而放流效益評估則有賴於鰻魚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