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黃背牙鯛資源增裕之路

  • 作者:海洋漁業組 吳允暉

黃背牙鯛 (Dentex hypselosomus) 俗名為赤鯮,屬於條鰭魚綱(Actinopterygii)、鱸形目 (Perciformes)、鯛科 (Sparidae) 成員,為臺灣北部海域重要的經濟性魚種之一。赤鯮體色呈鮮豔的紅色,肉質細緻,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魚種。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外觀非常類似的盤仔 (紅鋤齒鯛,Evynnis cardinalis),但其售價遠較赤鯮為低,消費者一不留意,很容易搞錯,兩者區別方法為:1. 盤仔背鰭有2根特別長的紅色硬棘;2. 盤仔的鰓蓋後緣有鮮紅色條紋;3. 赤鯮背鰭下方的背部有三塊金色斑塊(圖1)。另外亦可參閱本所製作的影片

圖1、黃背牙鯛(赤鯮)與紅鋤齒鯛(盤仔)區別方法

圖1、黃背牙鯛(赤鯮)與紅鋤齒鯛(盤仔)區別方法

數年前筆者拜訪基隆長潭里漁港朱忠義船長時,曾詢及有關赤鯮籠具漁法的興衰。朱船長表示,現在使用的籠具是根據早年在釣魚台附近拾獲的日本籠具,逐步改良而成,其外觀像是放大的老鼠籠 (圖2),但秋刀魚等魚餌並非懸掛在籠具內部,而是壓置於入口處。因赤鯮具有群游與爭食習性,當其發現魚餌時,就會開始推擠搶食,以致順勢被推進籠具裡無法逃脫,真的是所謂的「魚為食亡」啊。朱船長指出盤仔和赤鯮棲息深度不同,盤仔約生活於50-100 m,赤鯮則多半在80-250 m處出沒,基隆外海早年赤鯮數量多於盤仔,但近幾年赤鯮數量明顯減少,漁獲以盤仔居多。

圖2、赤鯮籠具(右側為入口)

圖2、赤鯮籠具(右側為入口)

本所自2021年起,開始致力於赤鯮等重要魚種的繁養殖技術開發,首先針對赤鯮進行生殖生物學研究和活體採集蓄養技術之建立。在正濱漁港李永泰船長的協助下,於基隆北部海域漁獲赤鯮後(圖3),先送往附近的海科館潮境工作站蓄養,穩定後再轉運至臺東,由本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知本種原庫接手後續的繁養殖工作。透過觀察赤鯮的卵巢組織切片和生殖腺成熟指數(GSI),初步推測其繁殖期為1-5月及11月,主要繁殖期為1-5月(圖4)。鯛科成員會性轉變,赤鯮屬於先雌後雄型,18 cm以下幾乎全是雌魚,24 cm以上則以雄魚居多。性轉變過程中,可明顯觀察到卵巢逐漸萎縮,精巢逐漸肥碩的有趣現象(圖5)。未來俟其繁養殖技術確立後,將量產種苗,並選擇適當海域進行放流,以增裕沿近海漁業資源。

圖3、於北部海域漁獲之赤鯮與馬頭魚

圖3、於北部海域漁獲之赤鯮與馬頭魚

圖4、赤鯮生殖腺成熟指數(GSI)變化

圖4、赤鯮生殖腺成熟指數(GSI)變化

圖5、由雌性轉變成雄性中的赤鯮生殖腺,棕色者為為逐漸萎縮的卵巢(左),色者為慢慢變得肥碩的精巢(右)

圖5、由雌性轉變成雄性中的赤鯮生殖腺,棕色者為為逐漸萎縮的卵巢(左),色者為慢慢變得肥碩的精巢(右)